人性与历史的纠结:从人之灵性诉求剖析老鬼《血与铁》与《血色黄昏》
老鬼(1947- ),本名马清波,是著名作家杨沫之子。他的《血与铁》与《血色黄昏》分别记述了他本人从1947年出生到1968年去内蒙下乡前夕的学生生活和1968
来源:|0从“启示论”看文学的类型与价值
本文试图从“启示”角度探讨文学的类型与价值。在正式进入本文之前,有必要先理解一下什么是启示以及“启示”与“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什么是启示?神让人认识?的各种
来源:|0儒家人性说和基督教人论之比较
儒家人性论一般来说分为两派,即孟子之性善说与荀子之性恶。二者各持一端相对论述,但深入思考研究儒家人性论,当首推韩愈的“人性三品”。本文乃就韩愈为儒家人性说之代表
来源:|0从《蚕》看萧乾的反基督教思想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二十出头、已上过七年教会学校的萧乾(1910- )写了好几篇反基督教小说。这批小说或从民族主义心态出发来攻击基督教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如
来源:|0何以愤怒又何以止息愤怒——《悲惨世界》•《愤怒》•基督信仰
心灵的存在并不因为其完全无形无体而减少其真实性。——雨果 余杰在《我们的罪与爱》文中敏锐指出北村新作《愤怒》是“一次向雨果的《悲惨世界》遥远的致敬”[注释1]。
来源:|0从《长征》看北村的心灵写作
北村的写作可称之为心灵写作。他带着终极关怀的热情透视这个世界的苦难和这个苦难的世界。对此,他自己如此概括:"我不过是站在良心的立场上写作,描述在路上的苦难和尴尬
来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