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岸的青山,明月如钩映千里。阵阵扑面而来的山的凉气把夏的暑热一扫而光,不知名的飞虫在车前的两条灯柱上下飞舞。乌牛镇、鸭鹅村在车的飞速中一闪而过,乌牛,鸭鹅,多么熟悉又富于田园诗意的名字。“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我恍惚已走入古人笔下的田园桑陌,竹林深处人家。在这美好的夜色中与一群同道中人共同奔走在大地上,真是快哉、喜哉,“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正是此情此景最生动的无声表达。感谢主!这一切都是你所成就的。
      古人云:望月怀远。回首曾经,虚无鬼气森森时时围绕我:“人生好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我只不过是大地上的羁旅,天涯飘零客,“我不知道风,向那一个方向吹……”直到有一天,神的光穿透了我的虚无,我知道:“我将,抛弃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奔向那无边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向我走来。”
      今夜,在青山明月中,我不再落寞,不再孤苦,因为,此刻神与我同在!
      乌牛•岭下,青山如黛,茂林修竹,一条弯弯溪水从村中穿过。暮鼓晨钟之际,“闲听庭前花开花落,坐看远山云卷云舒”。使得小村既静谧又灵气十足。小鸟深情的鸣叫在晨光、竹叶摇曳掩映下把我从黎明唤醒,新的一天又将在与神相契的灵修中开始,回回味便觉甘甜如怡与神创造的美好。
      楠溪江,逶逶迤迤,山水相连,清石流瀑,帆影点点,小桥溪水,古树桑田,永嘉文化的发源地,文人山水诗的摇篮,自古就是归隐田园、耕读人间的理想去处。因参加研讨会而留下的部分弟兄姊妹将游览这一风景绝佳地。
      早晨八点钟从乌牛出发,经过一小时的车程到达楠溪江•狮子岩。狮子岩,顾名思义,岩石形状如狮而得名,青山屹两岸,中流水缤纷,清澈如镜,鱼翔浅底。按捺不住大自然的亲近,跃入溪水,纵情恣肆。蓝天、碧水、人,融而为一,物我两忘。有人曾说:“学会玩,才能学会祷告!”此言细品,果真不虚。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神创造的神奇与美好、和谐显露无遗,由此你会发出惊叹、赞美;神不欠着我们这些,但却白白赐予我们得享其间,在不配得而得之中我们始知感恩。谢谢你,我的神!
      在尽情嬉水楠溪后,我们又品尝了楠溪江特产——溪鱼、溪螺、土鸡。尤其溪螺,至今回味,还觉唇齿留香。
      接着下午我们游览了古村落——苍坡村。古村座落在笔架峰下,建于大约北宋年间,布局以路为笔,以池为砚,以水为墨,以地为纸,以峰为笔架,形成一幅文房四宝图,是中国古村文化的典型代表。信步村中,古树参天,蝉噪野风,祠堂、望兄亭、寨墙古风盎然,但美中不足是古民居破损严重,代之是新式建筑,使之不能与古迹浑然一体。憾也!
      随着苍坡古村口“咔嚓”一声合影,楠溪江之旅也随之告一段落。因我要赶往温州与师兄会合,所以和众弟兄姊妹也分别在即。
      回首这短短十数天,同学同思,同行同寝,也曾幽径漫步,也曾竹海徜徉,也曾同心祈祷,也曾促膝夜谈,一幕幕,一景景,怎不离愁涌心头,怎不别绪沉心底,相聚难,别亦更难,相顾无言,不觉泪已流,云亦记住,风亦晓得:不想走,心想留!至今犹记??

      楠溪桥头涛声旧,叠翠青山伴长洲,
      前行共勉与君语,他日再会早乌牛。

      忘不了啊!忘不了发生的曾经,忘不了曾经的发生。那儿的一切,魂牵梦绕。忘不了岭下的山,忘不了楠溪的水,忘不了教堂的顶,忘不了古屋的烟。更忘不了楠溪桥头荣叔深情的一拥,岭下村口姊妹盈盈的泪花。也忘不了巴拿巴那绚烂的笑,琐珥阳光的脸,节制紧锁的眉,腓力疾奔的腿……忘不了啊!忘不了!于是,在清月颤着银波的夜晚——

      月儿弯弯
      像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乌牛  花香正暖
      弟兄  姊妹
      你睡着了吗
      我在你梦中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