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讲台上,每当到了四旬节期间,都会默想耶稣的受难,而在耶稣的12个门徒中,讲道人也通常会把两个人拿出来做对比,以此来劝勉和警醒信徒不要背叛主,这两个人就是彼得和犹大。事实上,两个人都背叛了耶稣,但是最终的结局是截然不同,一个是带着愧疚的心等待复活的主来到,被接纳,被圣灵浇灌,从此兴起发光;另一个是死在背叛主的良心的谴责和罪的咒诅之中,挂在树上,这两个人的根本差异是什么呢?就是有一个人没有洗澡,也就是有没有重生,为何两者有如此的相同和不同呢? 

一,无法忘记得到主的爱的彼得

耶稣洗门徒的脚的时候,彼得说主永不可洗自己的脚,但是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份了。彼得听了后马上就说不仅手、连头也要洗,耶稣对彼得说洗过澡的人,只要洗脚,全身就干净了。彼得是已经洗过澡的人,靠着主的宝血、惊人的真理和爱的能力洗过澡了。彼得是因着主彻底死而重生,有重生体验的人。虽然彼得三次不认主,背叛了主,但他无法忘掉主的爱,所以最终悔改回来了。

彼得背叛耶稣是很大的罪,况且他还是首门徒。我们通过彼得需要记住的是不犯罪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犯罪后需要悔改。我们也有像彼得一样的软弱和不足,虽然靠着主的宝血的爱洗澡了,洗掉了罪,得救了,却仍旧常常犯罪。但我们要记住的是一个人悔改后回来了,另一个人却自杀了,这就是彼得和犹大的不同。自杀意味着放弃了自己,所以走了一条不归路。犹大把自己回来的路完全堵上了,过了不该越过的线。

二,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呢?

彼得知道主的爱,但犹大不知道。就算我们犯了很大的罪,大到让人觉得不可能被饶恕的地步,但是主真正希望看到的是我们的悔改,因为主连罪人都爱,而且爱到底。主不把罪人看作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反而希望罪人能重新回来。彼得接受了主的爱,但犹大没有接受这样的爱。

犹大虽然与耶稣在一起,但不是靠着主的爱和恩典生活,而是靠自己的义和行为生活。当他看到自己所犯的罪过大的时候,就没有勇气回到主面前,所以无法获得饶恕,最终因为压在自己身上的沉重的罪而自杀了。

那么彼得是怎样的人呢?他是洗过澡的人,是重生的人。他明白主的很深的爱,靠着主的爱洗过澡,洗去了罪,变得干净了,所以与主建立了全新的关系。我们靠着基督的爱所有的罪都被洗净了,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再定罪了,所以什么都不能叫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彼得是确信耶稣的爱是不改变的,这就是重生的体验,我们里面要有这样的重生体验,信仰的根基是稳固的。

当然我们明白了主的惊人的爱,重生之后由于自身的软弱还会犯罪,但是有了这样的重生体验的话,我们就不会像犹大一样。

三,重生需要水和圣灵的洗礼

用水洗指的是身子脏了用水洗澡,水洗礼洁净我们罪的生活。施洗约翰宣布的信息和他给的水洗礼,从中可以知道水洗礼是神向着罪的震怒和审判。我们不能拿着神给我们的圣洁的身子犯罪,而是要知道犯罪的后果,肯定会受到神的忿怒和审判,所以要常常悔改自己犯的罪,要成为为了义而活的新造的人。

然而比水洗礼更重要的是圣灵的洗礼。身子可以用水洗,但我们的灵魂无法用水洗,人的心无法通过水洗礼彻底地改变,我们的灵魂只有靠着圣灵的能力才会变得洁净。圣灵是真理的灵,当我们明白真理的时候,把真理刻在心里生活的时候,才会真正变得洁净。

四,靠着圣灵和真理的能力死后重生

我们能成为新造的人的体验是处于耶稣的真理,而这真理的核心就是爱,如果我们明白爱的话会拥有新的勇气。如果我们的灵魂里充满主的爱,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来到根本性的变化。因为人很软弱,所以有可能会犯罪犯错,但是我们犯罪后怎么解决问题很重要。我们靠着圣灵(真理)受洗,会真正变得有智慧,不会受撒旦的诱惑。

撒旦有的时候装作光明的天使诱惑我们,如果我们不变得更有智慧的话,就会受他的诱惑。撒旦对犯罪的人说:看看你犯的罪,主绝对不会饶恕你的。撒旦会这么控告我们,让我们无法悔改罪,无法回到主的面前,所以没有真正体验过主的爱的人,犯罪后无法回到主面前。因为这样的人认为主不会接纳自己,所以无法回到主面前。

因此我们必须要知道主的惊人的爱,一定要靠主的爱洗澡,要有靠着主的爱成为新造的人的体验。重生是重新出生,死了才能重生。

人都不想死,有顽固的自我框架和固执。人们不想破碎虚假的自我,而是带着自己是正确的、公义的想法生活,所以拒绝靠主传给我们的真理去破碎自己、死掉重生。人们不接受主的爱,只想靠着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生活,这样的人生是如果落入犯罪的深渊里,是很难靠着自己的能力经历重生的,所以我们今天要好好的默想并迎接耶稣的爱,一同经历死而复活重生的信仰体验。